在這個世界上,有一種東西,可以另我們眼前的世界瞬間改變,它就是感恩之心。感恩之心的有無,對于人生關系巨大。同樣出現了一件事情,有感恩之心的人,會用特別積極的眼光去看待。而無此心的人,則會用充滿陰暗的目光去審視。長期下來,這兩種人的一生會截然不同的,從小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是非常重要的。
案例分析:
有一個女孩從小就喜歡吃蝦,她的母親每天都從菜市場買來鮮蝦給她做著吃,每次炒好蝦后孩子的母親又仔細的將蝦殼剝好,遞給女兒,看著女兒將蝦肉全部吃完。孩子的母親從來不吃蝦,雖然她嘗不到鮮蝦的滋味,但能看著女兒將蝦吃完,既開心又滿足。
小女孩的家境并不好,收入僅夠維持生活。盡管物價上漲,收入微薄,但她的母親仍節衣縮食,鮮蝦照買不誤。
有一天母親照舊給女兒做蝦吃。也許是女兒吃膩了,盤子里剩了一只蝦。母親以為女兒不吃了,怕浪費了可惜,就伸手去拿那只蝦,想嘗嘗多年未嘗到的蝦味。
沒想到女兒這時卻對她尖叫起來:“這蝦是我的,不準你吃!”
聽到女兒這樣說,這位母親一下子呆住了,感到心寒難受,扭過去擦拭溢出的眼淚。有滴眼淚剛好滴在手中的蝦上。
女兒看到蝦身上有水,覺得奇怪,問她是怎么回事。這位母親不知道該怎樣回答,就說那是一只流淚的蝦。
故事中這個場景,許多家長都不會陌生,因為類似這種現象和問題存在于太多家庭中,孩子只知道一味的索取,心里從不知道對父母感恩和回報,他們認為自己就是該天經地義的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,父母就應該理所應當的照顧自己。
不知感恩的孩子讓父母寒心,家長無私為孩子奉獻,不要求一絲回報,但孩子怎么就一點感恩的心都沒有呢?其實錯并不完全在于孩子,有時候我們做家長的要反過來問問自己:“我是不是哪里做錯了呢?”正是家長教會孩子這樣“沒良心”。
比如上述案例中,媽媽知道女兒愛吃蝦,即使家庭情況不容樂觀也做蝦給孩子吃,而且還要剝好,自己卻從來不吃。正是這樣的行為才導致女兒認為“蝦就是給我吃的,誰都不可以吃!鄙踔吝B媽媽想嘗一口都不行,女兒的心里已經認為蝦就是她的專屬了。那么如何才能讓孩子懂得感恩呢?我認為應該從以下三點入手:
1、以身作則
家長對上一輩人的感恩和對生活的熱愛,是孩子心中的一盞明燈。常言說:“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”所以在生活當中,我們首先以身作則,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。作為家長,我們孝順父母尊敬長輩,關心孩子,幫助他人……通過言傳身教我的孩子也學會了尊敬師長、愛護小孩、關心集體、樂于助人、熱愛勞動,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在家里幫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,有好吃的知道先給長輩們吃。偶爾還會給我們驚喜,孩子自己制做一些小禮物在節日里送給我們?匆姾⒆右稽c點地成長作為一個有愛心的人,一個懂得感恩的人,我們做家長的覺得非常欣慰。
2、不要太容易讓孩子擁有想要的東西
所有父母都愿意為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條件,盡管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,但往往讓孩子感覺不到它的來之不易。所以,滿足孩子的愿望應當學會量力而行,必要時可以設置步驟,一步一步的去滿足他。
3、和孩子談談自己的艱辛與苦惱
家長可以經常和孩子講講自己在工作中與生活中的苦惱,讓孩子理解父母的不易,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為了他們付出了很多,并且讓孩子學會理解父母,體諒父母,這樣孩子才能夠在健康中成長。
總之,感恩是一種情感教育,一種道德教育,感恩教育要從小抓起,從小事做起。只有學會感恩,才懂得珍惜,學會感恩,才懂得回報。只要父母善于對孩子進行引導,讓他們關注,感受生活,孩子就會被感染。
6月幼兒園報名,9月寶寶要入園,進幼兒園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,爸爸媽媽們現...
在這個世界上,有一種東西,可以另我們眼前的世界瞬間改變,它就是感恩之心。感恩之心...
語言,是思維能力的綜合的外在表現。故有“言為心聲”之說。孩子從一歲左右到五歲左右...
幼兒有好的睡眠,才會有好的身體。他們每天在園都有2小時左右的午睡時間。如何為幼兒創...
文本標簽: